https://news.gangshijie.com

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呼吁钢铁行业采取紧急措施

欧洲钢铁行业在廉价进口和产能过剩的压力下正面临重大危机。欧洲钢铁行业在廉价进口产品和产能过剩的压力下正面临重大危机。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执行董事会发言人丹尼斯·格里姆在接受《经济周刊》采访时表示,欧洲钢铁业若不采取紧急措施将难以为继,他强调了有效贸易保护、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、设定具有约束力的“欧洲含量”配额以及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。

格林姆表示,由于需求疲软,高炉可能不得不关闭,他强调这不仅限于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,整个欧洲都在发生这种情况,高炉关闭、产能削减、转型项目和投资被推迟或取消。
 
格林姆指出,这一过程往往是不可逆的,其影响不仅限于钢铁行业,还波及整个工业价值链,包括汽车、供应商、化工和机械行业。他强调,德国每月大约失去 10000 个工业岗位,称这种状况为“必须加以控制的火势”。
 
格林姆强调,德国不愿接受现有国际秩序的瓦解,他表示:“德国长达 130 年的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故事暂时告一段落。贸易伙伴不再是可预测的参与者,而是竞争对手。我们多年来向其出口技术的中国和印度等国,如今已成为对手;中国是系统性竞争对手。”他表示,欧洲政治和德国对全球变化的反应过于迟缓,而其他国家正在采取战略性和迅速的举措。
 
三项紧迫措施尤为突出
 
首先,需要有效的贸易保护。格林强调,只要过剩产能不受限制地持续涌入欧洲市场,该行业就无法生存。全球约有 7 亿吨过剩产能,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,并且受到大量补贴。此外,美欧之间的关税正将更多产能导向欧洲。格林表示,在这种情况下,无法与倾销竞争。
 
第二项措施是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。格林强调,尽管在绿色转型项目上投入了数十亿欧元,但二氧化碳密集型钢铁正在扭曲竞争。他指出,CBAM 必须全面实施,并扩大到包括加工钢铁产品,因为现行规则存在漏洞可被钻空子。在 CBAM 改革生效之前,格林强调,欧盟排放交易体系(ETS)下的免费配额必须继续发放;否则,绿色钢铁市场就无法形成。
 
第三项措施是具有约束力的“欧洲含量”配额。格林姆表示,德国的特殊基础设施基金不应用于补贴中国钢铁,称支持国内生产是一项战略必要。
 
谈到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面临的具体挑战,格林姆指出,由于亚洲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,该公司在诸如电工钢等战略产品方面失去了合同。他强调,尽管欧洲仍允许从俄罗斯大规模进口钢铁,但国内产量已大幅下降。2024 年,欧盟有 900 万吨的产能被关闭,导致了裁员。
 
格林姆还提到了布鲁塞尔的一项提议,即在整个欧洲加强贸易保护。该提议设想将免税进口配额减半,并对超过该门槛的进口征收 50%的关税。他强调,迅速实施这一措施将向该行业发出明确信号。格林姆表示,德国需要进行长期的结构性改革,强调改善投资环境、实施企业税制改革以及减少过度监管的必要性。他警告称,拖延将导致更多失业,并削弱社会信心。
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已在德国工厂投资逾 10 亿欧元,并在绿色钢铁转型中发挥先锋作用。该公司正在杜伊斯堡建设直接还原铁工厂,旨在扩大绿色钢铁产能。格林姆称,裁员不可避免但却是必要的,以保护高技能价值链,并补充道:“与其穿着薄薄的夏装在暴风雨中站立,不如穿上雨衣采取行动。”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